中國商務新聞網4月21日訊: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是海灣地區最主要的政治經濟組織,自成立以來,各成員國充分發揮語言和宗教相同、經濟結構相似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推動經濟一體化進程。同時,海合會國家也是中國在中東地區重要合作伙伴。在海合會成立之初中國便同其建立了聯系,雙方近年來更是保持良好交往,合作關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能、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融等傳統合作廣泛深入,在高新技術合作方面更是方興未艾。中?;ダ献靼l展走在了中國同中東地區國家合作的前列。
中海友好合作富有成果,雙方關系正邁上新臺階。2004年,中國同海合會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迄今為止共舉行10輪談判,該自貿協定或成為繼RCEP后中國外貿的又一增長點;2010年6月,中國同海合會建立戰略對話機制,并在北京舉行首輪對話;2022年12月,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進一步充實中海關系戰略內涵。
中國同海合會國家在經貿、能源、金融、投資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經貿方面,2022年,中國與海合會國家雙邊貿易額達3158億美元、同比增長35.6%,其中中方出口額1067.9億美元、同比增長22%,中方進口額2090.1億美元、同比增長43.7%。能源方面,2022年,中國自海合會六國進口原油2.11億噸、同比增長4%。在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上,中方宣布,在未來3到5年,中國將繼續從海合會國家持續大量進口原油,擴大進口液化天然氣,加強油氣上游開發、工程服務、儲運煉化合作。中國還將與海合會國家加強光伏等清潔低碳能源技術、新能源設備本地化生產合作。金融投資方面,中國將同海合會國家開展金融監管合作,便利海合會國家企業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開展本幣互換合作,深化數字貨幣合作,推進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
海合會國家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有力推動地區經濟復蘇。目前,中國同海合會六國均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主體育場——盧塞爾體育場、沙特阿拉伯的海米斯阿哈德橋、阿聯酋的阿布扎比塔維勒海水淡化項目、阿曼的伊卜里光伏電站、科威特穆特拉新城的52個超大型雨水收集池……眾多中海合作的基礎設施項目有序推進,助力當地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中國同海合會國家人文交流也十分密切,不僅內容豐富、路徑多元,平臺也較為多樣。記者了解到,中國同海合會六國均簽有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未來,中國將同300所海合會國家大中小學合作開展中文教育,同海合會國家合作設立300個中文智慧教室,建立中文學習測試中心和網絡中文課堂,舉辦中海語言文化論壇。
新冠疫情發生后,中海雙方積極開展抗疫合作,中國還同阿聯酋、巴林開展疫苗合作并取得積極成果。2020年12月,巴林正式批準中國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Ⅲ期注冊上市,巴林成為全球首批批準中國疫苗上市的國家之一。
中國是海合會重要的戰略伙伴和最大的貿易伙伴,雙方有著高度互信。中海經貿合作一方面推動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海灣國家開展經濟多元化重大轉型。正如海合會秘書長納伊夫所說,海中合作有利于海灣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并為雙方人民帶來巨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