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經略海洋攻勢質詢答辯會上明確了3.0版經略海洋攻勢的五大“加快”打法,“擴大海水綜合利用產業規模,積極爭取國家海水淡化規?;痉对圏c落地青島”,成為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路數”之一。(資訊來源:人民資訊)
青島“缺水”的歷史不再重演,“向海要水”已成為可能
青島的海水資源極其豐富,但由于以往技術的限制,青島人只能“望洋興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拿著水桶排隊打水,全家共用一盆水洗臉,洗完臉后再洗抹布,洗完抹布后再用來沖廁……想必對于老一輩青島人來說,這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場景。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青島“缺水”的歷史不再重演,“向海要水”已經成為可能。
缺水的青島手握“秘鑰”——海水淡化技術
作為極度缺水的海洋城市,青島10多年前就抓住了解決水資源瓶頸的“密鑰”。目前,青島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4萬立方米/日,占全國規模的近六分之一,占全省的60%以上,這組數字今年將持續增加。
對于一直走在我國海水淡化發展前列的青島來說,面臨著“由大到強”的命題。隨著整個產業鏈迎來早春,打造本土化核心競爭力的積極效應不斷顯現。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青島發展的優勢在于海洋。已經率先開展海水淡化的青島,要充分發揮這一先發優勢,不斷突破國外壟斷的核心技術,做大做強海水淡化產業鏈,形成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海水淡化產業風口正勁
近年來,海水淡化產業正在加速向我國轉移,尤其是國內海水淡化技術正在興起。海水淡化廠建設和運行中能量回收裝置的核心技術和設備仍處于關鍵階段,反滲透膜等其他設備和耗材已實現國產化。
萊特萊德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是利用反滲透海水淡化膜的選擇透過性,通過高壓泵加壓使海水通過反滲透膜,使海水中的水分子溶劑可以通過反滲透膜而鹽分等離子物質被截留,從而產出淡水的過程。反滲透膜孔徑非常小,能夠有效地去除海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具有出水水質好、耗能低、無污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等優點,生產出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優質水,為青島人民“解渴”。
結語
業內普遍預測,隨著海水淡化能力的不斷提高,僅制造工程水平就將達到100億。海水淡化產業蓬勃發展,青島海水淡化的“下一步”尤為關鍵,青島已經掌握了“秘鑰”,有實力謀求更高的未來。